- 行业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高氯酸钾,这一性质稳定的无机氧化剂,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,涵盖炸药、烟花、爆竹、安全火柴、医药以及火箭推进剂等多个领域。其生产方法多样,但目前主流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两种。
一种是以氯化钾为原料,经过精制后电解得到氯酸钠,再经过溶解、过滤、电解等工序,最终与氯化钾发生复分解反应,从而制得高氯酸钾。这种方法简单高效,生产成本相对较低,且产生的母液主要是氯化钠,经过回收处理后还可用于氯酸钠的生产。
另一种则是以氯酸钾为原料,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产工艺,最终得到高氯酸钾。但这种方法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,且产生的母液主要是氯酸钠,需进入高氯酸钾系统进行闭路循环利用。
在生产过程中,由于氯化钠电解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氯酸根离子,这些离子会与钾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钾结晶,有可能导致电解槽极板的短路,严重时甚至可能烧毁电解槽。因此,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这一问题。
程源高氯酸钾生产工艺
程源在综合考虑高氯酸钾产品生产的市场需求、厂区布局优化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基础上,对原有的高氯酸钾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。此次改造涵盖了高氯酸钠、高氯酸钾及其配套氯酸钠装置的升级,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遵循“减量、再利用、再循环”的环保原则。
具体工艺流程如下:
氯酸钠电解工序:首先,将氯化钠溶解至规定浓度,并通过加入特定化学品进行提纯,去除钙、镁、硫酸根等离子。随后,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送入氯酸钠电解槽进行电解,生成氯酸钠电解液。电解液经过进一步处理,去除氯离子和次氯酸根,然后进行低温蒸发结晶。在此过程中,高氯酸钠大量析出,形成晶浆。经过离心分离,得到产品氯酸钠,而离心母液则循环利用,用于氯化钠溶液的配制。
高氯酸钠电解工序:将经过溶解和配制的高氯酸钠溶液送入钠电解槽进行电解,生成高氯酸钠电解液。电解液经过过滤除杂后,再进行低温蒸发结晶。同样,在浓缩过程中高氯酸钠大量析出,形成晶浆。离心分离后得到产品高氯酸钠,离心母液同样回用于氯酸钠溶液的配制。
高氯酸钠与氯化钾复分解工序:将氯化钾溶解至规定浓度,并加入调配剂进行自然澄清。随后,通过板框压滤机过滤掉悬浮杂质,得到高氯化钾精盐水。这份精盐水与经过精制的高氯酸钠电解液发生复分解反应。在反应过程中,高氯酸钾的微细结晶不断析出。再次经过离心分离,得到产品高氯酸钾,并送至干燥工段进行处理。同时,离心母液经过回收晶体和进一步浓缩处理,回收析出的高氯酸钾,并复热后送回氯酸钠电解车间以溶化氯化钠。
- 上一篇:高氯酸钾:工业与生活的隐形英雄
- 下一篇:高氯酸钾生产工艺及其综合利用